夏青先生是CTCC中國房車錦標賽的首席運營官,本次賽事我有幸采訪了他,通過采訪對CTCC賽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記者:CTCC目前已一躍成為中國最頂級的國字號場地賽事。時值CTCC十周年,您對這十年的變化感受如何?
夏青:作為汽車運動的愛好者,用經濟的角度做運動,十年變化,我的感觸確實非常多。CTCC剛成立的時候叫CCC,十年以前只有一個組別,技術水平處于初級階段。十年來,尤其是我接手CTCC這個工作以后,在技術、運動、商業運行模式上的改革和推動,幾乎每年有一個大變化,而且一個年度里面還有小的變化。汽車運動規則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剛剛起步的時候,場地賽只是僅僅能夠跑起來,到了今天,我們的1.6T組別的比賽已經和國際的WTCC完全處于一個同等的水平。CTCC在技術規則上、運動水平上完全和國際WTCC處于同一個平臺。車迷群體培養了起來,傳播也有了大幅提升,傳播的手段和范圍也有了一個飛躍,就像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一樣大幅發展。
記者:您說過現在正是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最好時期,對第十年的運營是否有新的計劃?
夏青:第一點,基本已經嘗試從今年開始將賽車本身的改裝規則提升,與世界最高水平保持一致。為中國汽車運動和世界進行交流,要實現規則上的可觀賞性。現在,中國車迷將中國賽事與世界賽事相提并論的話題性達到了我們所期望的層級。第二點,在宣傳上,還想做很多嘗試,適應中國汽車運動。現在已經做了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車迷觀眾的推廣,和所有新媒體的合作都在做。今后還想推一個有CTCC版權的視頻節目,把它做成一個完整表現中國賽車的節目,推廣到中國地市一級的電視臺去。這是我們今后努力的一個方向。讓新媒體有好用的視頻素材,適應整個傳播方式的大改變。第三點,賽事的商業模式有待加強。尤其是對賽車、汽車運動的理解,和國外的差距還比較大。目前,中國僅僅是以汽車為核心的相關產業進來,非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嘗試會對今后的商業模式提出很大的挑戰。如果這一層面突破了,中國的汽車賽事才會形成全社會、全行業的參與活動。長城潤滑油這一個中國的大品牌冠名國字頭的賽事,不單單是給商業模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也給整個社會推出了一個信息,中國企業關注中國的頂級賽事。特別感謝長城潤滑油,這不單單是純粹的經濟行為,更是為促進汽車運動、發展汽車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努力。
記者:此次是與長城潤滑油第二次合作。和十周年親密觸碰,速度是永遠都說不完的話題,我們長城潤滑油也在提速,希望您提些建議和意見。
夏青:全世界范圍內石化企業都用潤滑油來做品牌。中國石化用長城潤滑油做品牌。長城潤滑油的品牌意識提升很快。結合CTCC這個平臺做宣傳,一是找到了一個宣傳品牌的很好的宣傳點,二是要利用好這個平臺,能使產品和賽車在應用上做更深入的結合和推廣,讓長城潤滑油品牌在高端客戶中樹立起核心的質感,通過這一“核爆點”一圈圈的蕩漾、傳播出去,努力發展成中國賽車的統一用油。